•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首页
学校概况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公卫新闻

  • 新乡医学院退休专家赴新疆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 新乡医学院“创建文明城市 从我做起”大学...
  • 我校5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我校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
  • 河南省分子诊断与医学检验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01 > 信息摘要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183例病因与预后因素

【出 处】:

【作 者】:

【摘 要】目的了解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183例DCM患儿住院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3例患儿中,24例(13.1%)病因明确;病因不明的随访病例共132例,其中男85例(64.0%),女47例(36.0%);恢复33例(25.0%),死亡62例(47.0%),无变化者37例(28.0%)。中位起病年龄为8个月(1d-15岁)。恢复组起病年龄小于死亡组(P〈0.001)与无变化组(P=0.008)。死亡组初诊时心功能差于恢复组(P〈0.001)与无变化组(P=0.015);心脏彩超(UCG)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低于恢复组(P=0.006、0.009)和无变化组(P=0.013、0.006),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者多于恢复组(P=0.003)和无变化组(P=0.004)。无变化组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10.10μg/L者少于恢复组与死亡组(P=0.002、0.004)。病因未明的159例病例,1年生存率67%,5年生存率46%。LVFS[HR0.890,95%可信区间(CI)0.836-0.948,P〈0.001],中重度MR(HR3.580,95%CI2.030~6.315,P〈0.001),室性恶性心律失常(HR2.062,95%CI1.009~4.213,P=0.047),异常Q波(HR4.044,95%CI1.851~8.832,P〈0.001)是死亡危险因素。结论病因不明的儿童原发性DCM经适当治疗25.0%可获临床痊愈,近50.0%死亡;1年生存率67.0%,5年生存率46.0%。起病后3个月左心室功能改善明显者,预后较好。初诊时低LVFS,二尖瓣中一重度反流,存在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异常Q波是死亡危险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 扩张型心肌病 病因 预后 儿童

上一篇:糖尿病母亲婴儿心脏合并症的高危因素
下一篇:先天性心脏病及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新乡医学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09007989号-2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