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首页
  • 学校概况
  • 期刊导读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首页
学校概况
期刊导读
投稿须知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公卫新闻

  • 新乡医学院退休专家赴新疆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 新乡医学院“创建文明城市 从我做起”大学...
  • 我校50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 我校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
  • 河南省分子诊断与医学检验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1 > 信息摘要

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及预后

【出 处】:

【作 者】:

【摘 要】目的总结小儿暴发性心肌炎(FMC)患儿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措施,为小儿FMC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12年10月临床诊断FMC的70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对患儿血清病原学、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cTnI)、心电图(ECG)、超声心动图(UCG)及治疗预后等指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原学检查:以柯萨奇病毒B组(CBV)最常见(35.71%,15/42例);心肌酶谱与cTnI:94.44%(51/54例)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其中74.07%(40/54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而eTnI异常仅占31.11%(14/45例)。ECG:93.85%(61/65例)异常,ST—T改变及心律失常多见。UCG:93.10%(27/29例)异常,多表现为心脏扩大、室壁动度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下降。治疗以综合、对症为主,28例(40.00%,28/70例)治愈,33例(47.14%,33/70例)死亡,9例因自动放弃且失访而预后不详,使用糖皮质激素/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愈率比未使用组高(P〈0.05)。结论小儿FMC进展快,病死率高,病原学以CBV最常见,CK—MB升高是心肌炎的重要特征之一,ECG、UCG亦能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早期综合使用糖皮质激素/IVIG及积极的抢救对症治疗,可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关热词搜索: 暴发性心肌炎 临床分析 儿童

上一篇:白细胞介素-17A在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表达的意义
下一篇:川崎病并发症临床分析

新乡医学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09007989号-2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新乡医学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部 邮政编码:45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