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诊断癫痫儿童首选丙戊酸钠或左乙拉西坦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出 处】:
【作 者】:
高静云
[1] ;
王颖慧
[1] ;
杨莉
[2] ;
臧莉莉
[1] ;
黄琼辉
[1] ;
赵海娟
[1] ;
王云秀
[1] ;
王丽
[1] ;
姜玉武
[1] ;
吴晔
[1]
【摘 要】目的对中国新诊断癫痫患儿首选丙戊酸钠(VPA)或左乙拉西坦(LEV)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从药物经济学角度为抗癫痫药的个体化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决策树模型模拟新诊断的癫痫患儿VPA一线治疗或LEV一线治疗后的不同结局,总观察时间为6个月。LEV或VPA单药治疗3个月进行第1次疗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药物(继续用原药、添加或换用VPA或LEV),再治疗3个月进行第2次疗效评估。分别获得VPA一线治疗或LEV一线治疗患儿6个月的治疗成本以及治疗效果,在决策树模型中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用增量成本效果比来反映2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和成本的综合比较,即一种治疗方案较另一种治疗方案多增加1例无发作病例所需要多支出的成本。结果对于中位数体质量的中国儿童,LEV一线治疗较VPA一线治疗每新增1例无发作病例,6个月需多支出4981.858元。如果6个月的意愿支付成本在4000元以上,则LEV一线治疗方案成本效果更好的可能性大。6个月的支付成本为25000元时,LEV一线治疗方案具有更好成本效果的概率为90%。结论低意愿支付成本的情况下,VPA一线治疗的成本效果更佳,高意愿支付成本的情况下,LEV一线治疗的成本效果更佳。在其他因素综合考虑的情况下,药物经济学因素应作为个体化药物选择的考虑指标之一。